(资料图片)
知识·军旅·人生
尹成友:三十六年坚守讲台育英才
一辆有些年头儿的“二八大杠”自行车,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教授尹成友“生活圈”里的重要装备,连接起家、办公室、教室、实验场4个常年不变的点。这看似平淡的圈子,实则串起了尹成友硕果累累的军旅人生。36年的坚守拼搏,尹成友不仅获得了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、湖南省道德模范奖等,还为全军培育了数千名电子对抗骨干,孕育出我军多型电子对抗主战装备……面对荣誉,尹成友心中分量最重的,始终是学员口中那一声声“教员”。
1987年,研究生毕业的尹成友选择了留校。刚走上讲台时,他遭遇过一些“尴尬时刻”:知识储备不足、缺乏执教经验,被学员问题难住。为此,他暗下决心,一定不能再有此种情况发生。于是,他刻苦钻研专业资料,备课时更加用心,为各种知识点做好拓展……难题被一个个攻破,尹成友的教学越来越得心应手。
1998年,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造归来的尹成友,接到一项新任务——开设全新的“数据融合”课程。当时,“数据融合”研究刚刚在国际上兴起,资料缺乏、理论零散……一切都要从头起步。3个月时间里,他“一边学,一边看,一边总结,一边发现”,查阅各类文献300余篇,编写高质量教案20余万字,逐步理清“数据融合”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水平。最终,该课程成为学院博士生经典课程。
如今,虽然年近花甲,但尹成友每次走上讲台,依然保持着第一次上课时的那份“课比天大”的初心和赤诚。无论是100多人的大课,还是只有两三人的小课,他都坚持亲自编写教案,一丝不苟授课。尹成友平均每年上课不少于200个课时,每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,白天忙于教学和行政事务,晚上加班加点进行学术研究,满负荷工作已成常态。在尹成友看来,“国家、军队培养我,我就应该为国家做一点事,也必须为国家做一点事。”
相比于言教,尹成友更注重身教。在组织某项重大侦察干扰技术科研攻关时,尹成友利用寒暑假,带领团队辗转南北,奔赴大型外场开展实验,战酷暑、爬高塔、架天线,常常风餐露宿,只为获取第一手观测数据。30多年来,尹成友先后30多次深入基层部队,传授复杂电磁环境知识,指导装备应用,他常对学生说:“战场的需求、部队的需求,就是我们的最高需求。”在他的影响下,一届届学员弘扬严实作风,很多已经成长为我军电子对抗领域的中坚力量,奋战在军事斗争准备的第一线。
36年来,就像他的名字一样,尹成友一直坚持与学员做朋友。他的办公室一年四季都敞着门,方便学员随时上门请教问题;学员在生活中遇到解不开的“小疙瘩”,也能从这位暖心长辈那儿得到宽慰;每当他踩着自己的“二八大杠”,在校园里遇到学员,都会停下来叮嘱几句“闲时勤学”“天冷加衣”……
“几十寒暑逝韶华,秋心苦旅染白发。敢问师情深几许,桃李天下自成花。”这是一名学员送给尹成友的诗。在学员眼里,尹教授一直是那个蹬着自行车在校园里转圈,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友。这个周而复始的圆,连起军队电子对抗人才培养的今天和明天,而圆心,就是那颗赤诚如火的师者之心。
(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通讯员 王丹宇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