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4日晚,作家马伯庸为复旦同学带来了《历史中的大与小——我的思维训练》专题讲座。
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记者4月5日从复旦大学获悉,马伯庸在讲座中分享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,并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展开对谈,为师生读者答疑解惑。
本文图片均来源于“复旦大学”微信公号在讲座中,马伯庸揭秘了《长安的荔枝》背后的写作故事,“一口气写完这本书,用了11天。但是为这本书做积累,我花了十几年。”同时,他也道出了自己历史小说的写作原则:大事不虚,小事不拘。“如果有志于写作的话,不要犹豫,现在就开始写。”马伯庸是人民文学奖、朱自清散文奖、茅盾文学新人奖得主,致力于“考据型历史小说”的探索。代表作有《长安十二时辰》《古董局中局》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《两京十五日》《大医》等。
【资料图】
从小视角看历史,由小人物说历史
“这次来复旦讲历史,我觉得自己真是班门弄斧,因为复旦历史学系名家辈出。后来发现是在新闻学院讲历史,我就放心了。”讲座伊始,马伯庸幽默诙谐的开场白让师生忍俊不禁。随即他解释说,本次讲座的重点不在于客观历史的研究,而在于历史的传播。“怎样从历史中发现与当代人的共鸣点,怎样更好地讲述与传播历史,这也是我多年以来坚持的‘思维训练’。”
伴随着屏幕上的史料呈现,从敦煌文书到睡虎地秦墓竹简,从铭文砖到古壁画,马伯庸带领观众穿越历史的漫漫长河,观察古人的生活细节与心灵体验,体会小人物真实细腻的情感表达,并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进行娓娓讲述。例如古人抄写《兰亭集序》时,突然发现自己误把“亭”字写成“停”字,便在纸上乱写乱画。“古代又没有涂改带,又没有删除键,写了错字,就只能愤怒地涂黑了。”马伯庸笑言,从这些看似寻常的笔迹中,我们可以一窥古人的精神世界,产生跨越数千年的情感共鸣。马伯庸还从秦朝普通士兵的竹简信中,解读出战火纷飞之中手足兄弟的离散与深情;从南越国君主赵佗对故土枣树的移栽与详细记录中,体味出一位老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。“在史籍的客观陈述背后,隐藏着情感的温度与人性的厚度。我们用心扪触那些文字,从中提炼出闪光点,讲述给更多普通的受众,让过去的历史和当代的现实产生同频共振,以古鉴今,观照现实人生。”马伯庸说。
这些鲜为人知的史料与掌故,往往是马伯庸在各地名胜古迹、博物馆参观时,细心察看而受到启发,进行思维训练,并融入到历史小说的创作之中。他善于在作品中从小视角看历史,由小人物说历史,让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小人物绽放绚烂的光彩,由微观细节推演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、风云际会。
11天写完一本书的秘诀“我是一个没有什么天分的写作者”,马伯庸曾这样评价自己。在对谈环节里,张力奋拿起《长安的荔枝》一书,由此发问:“这是马伯庸先生写作史上写得最快的一本书,11天写完,已发行了近100万册。很好奇这本书与‘没天分的写作者’之间的关系。”马伯庸坦言,这本书的创作缘起正契合讲座的主题:从持之以恒的思维训练出发,怀揣好奇心,探究历史细节。
就在前年的某一天,马伯庸想起了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这句诗。“杨贵妃爱吃荔枝的逸事,‘安史之乱’的巨变早已为人熟知。那么荔枝是谁来运送?怎么运送?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呢?”他想要透过历史的小视角看待这首诗,关注“一骑红尘”运送荔枝背后的艰辛与不易。“一口气写完这本书,用了11天。但是为这本书做积累,我花了十几年。”
从写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开始,马伯庸对盛唐长安城进行了系统的调研,走遍历史古迹、博物馆,观察当时的衣食住行,体味时人的喜怒哀乐。他还时常与果农聊天,了解荔枝相关的农学知识;随手打开地图,观察运输荔枝途经地的地理环境……灵感萌生之后,多年积累的知识喷薄而出,才促成了11天写完一本书的奇迹。
在马伯庸看来,灵感迸发时常有之,“开脑洞”也不足为奇。可贵的是用自身的知识积累把“脑洞”支撑起来,有能力把想法变成一个故事。当今年轻人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丰富,为了避免迷失在知识的海洋中,马伯庸建议同学们找到“一艘船”。从历史角度来说,就是找准认同的历史观,从而在面对海量知识、材料时,做到有的放矢,目标明晰。
与学子畅谈历史小说写作原则“您笔下的故事通常有真实的历史背景,也出现了很多真实的历史人物。那么您是怎样处理虚构和史实,或者说叙事和考证之间的关系?”一位女同学提问。
马伯庸道出了历史小说的写作原则:“大事不虚,小事不拘”。他运用“三明治式的创作方式”,在尊重历史史实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,还原出当时的历史场景和社会规则,同时遵循一定的历史逻辑,进行合理的虚构与想象。
“小说中出现历史名人的意义是什么?”另一位同学问道。
马伯庸回答,历史重要人物不仅会对小说情节的发展,主角心境的开拓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,而且增加了作品整体的质感,彰显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。同时可以让更多普通读者了解历史人物的精神风度与伟大贡献,例如《大医》中的颜福庆先生与大医精神。
当被问及给喜爱写作的同学的建议,马伯庸说:“如果有志于写作的话,不要犹豫,现在就开始写。就算最初的写作道路有些艰苦,心中的热情会支撑你走下去。等到年岁渐长的时候,也许灵感和创作激情会减退,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会不同往日。”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