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热讯:云南龙陵8种珍稀动物密集现身同一地点
2023-03-15 15:42:49    环球网

“红腹角雉、熊猴……一种、两种……”近日,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,在回收整理红外相机资料时惊喜地发现:在同一点位上监测拍摄到,8种珍稀野生动物密集现身的罕见画面。其中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。

在视频画面里,这些野生动物像是在短时间内,不约而同地到同一地点集结,召开“动物王国大会”。五彩斑斓的红腹角雉,又称“娃娃鸡”,或站在树干上“摆拍”,或缓慢地行走在林间“走秀”。


【资料图】

红腹角雉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。

“林中仙子”白鹇结伴而行,在林间空地上啄食食物,一派井然有序、和谐相处的景象。

白鹇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(红外相机拍摄)。

似熊非熊的熊猴,或在暖阳下漫步玩耍,或在逍遥地觅食。

身手敏捷的黄喉貂,又名青鼬、黄腰狸,白天吃饱喝足后,晚上还出来吃点“夜宵”。

萌态可掬的灰林鸮,对着镜头摇头摆尾,在枯树干上固定好最佳造型“摆酷”。

善于爬树的赤腹松鼠,不停地爬上蹿下,总是惦记着林下那顿美餐。

生性胆小的赤麂,来回走走停停,时而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四周动静,时而低头觅食。

贪吃的野猪,白天填饱肚子后,深夜还不忘吃个“晚点”。

野猪(红外相机拍摄)。

最后,赤腹松鼠还与红腹角雉,来一幅同框照作留念。

赤腹松鼠与红腹角雉同框。

“在短短的70多天时间里,同一台红外相机捕捉到8种珍稀野生动物密集现身,这充分说明这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野生动物种群多样、物种丰富。”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小黑山管护站技术人员吴乃局介绍,此次红外相机记录到的影像时间段,为去年11月上旬至今年1月底。

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正高级工程师邓晓保说:“这次在同一位点拍到的既有兽类,又有鸟类,充分反映出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良好,动物食源充足且多样,食物链相对完整,适合野生动物生存、栖息和繁衍。尤其是像这样,同一台红外相机位点在短期内监测(拍摄)到红腹角雉、白鹇、灰林鸮、熊猴、黄喉貂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实属难得。”

地处高黎贡山南延的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,总面积为887公顷。“近年来,龙陵县聚焦生态文明建设,深入践行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的理念,划定生态保护红线,立足实际加大对保护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,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。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,这里多种珍稀野生动物频繁现身,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。”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负责人杨培记说。

2020年以来,龙陵县发现新物2种,和龙陵县域新纪录物种24种。目前,龙陵县的脊椎动物达552种,比17年前增加了18.2%。(文/张密 郁云江 尹纯助 图/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)

标签: